隐私信息面临的主要威胁有什么
隐私信息面临的主要威胁:
通过用户账号窃取隐私:通过用户的账户信息窃取用户隐私是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随着互联网服务的快速发展,个人信息愈来愈多地被存储在互联网上。简单而言,通过社交网站获得用户的人际关系,通过电商网站获得用户的住址、电话等,通过支付类网站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通过招聘网站获取用户的简历信息。如此,网络服务中包含着用户方方面面的个人信息,而这些信息数据可以通过用户的账户直接获取,所以,保护账户信息对于保护隐私和保持网络安全意识而言尤为重要。
通过诱导输入搜集隐私:诱导输入是一种直接通过用户交互获得用户隐私信息的方法,常见的形式包括线上的账户注册和线下的问卷调查。账户注册是在互联网上获取服务的常见步骤,很多恶意网络都会利用注册获取用户的基本信息。一般包含两个逻辑:一是账户注册时要求用户填写各种信息,往往提供简易服务但却要求填写详细的私人信息,如家庭住址、邮编、身份证号、工作地址,等等,这些信息与服务没有必然联系,所以极有可能是窃取用户个人信息;二是不提供真实服务,而是利用用户需要该项服务的急迫心理,在提供服务前要求用户填写注册信息,骗取用户隐私,当用户发现上当时,信息数据已经被储存在数据库中。
通过终端设备提取隐私:通过终端设备提取隐私是目前常见的、极其重要的一种隐私泄露途径。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电子设备应用非常广泛,常见的终端包括笔记本电脑、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这些电子设备都存储了用户大量的个人信息,是隐私泄露的重大隐患。举个例子,很多不法分子在回收二手手机后,使用数据恢复程序恢复设备中残留的网银信息、支付宝信息、照片等敏感数据,用于其他违法犯罪活动。
通过黑客攻击获取隐私:黑客攻击是传统获取隐私的重要方式,目前仍是隐私泄露的重要原因,黑客会攻击一些存储大量信息的数据库或网站,从而达到盗取用户个人信息的目的。
用户思想容易被裹挟:隐私泄露虽然对个人、公司和国家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但更为可怕的是隐私泄露还能裹挟用户思想,改变其三观,最终引导整个社会朝着某个设计好的方向发展。
用户人身财产受到威胁:近几年,大大小小的网上个人信息泄露事件频发,信息安全问题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为突出。越来越多的公民个人信息成为不法分子争抢的“香饽饽”,要么被直接出卖非法获利,要么被犯罪分子利用,从事电信诈骗、非法讨债甚至绑架勒索等犯罪活动。犯罪分子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到人们被泄露出去的隐私,经过筛选分析用户特征,进行精准犯罪。
隐私信息保护方法有:
加强网络安全意识和隐私保护意识:个人隐私保护是个人对于信息的保护程度,其效果取决于个人是否具备网络安全意识,以及他的意识强度。目前,各种攻击方法层出不穷,现有的安全机制和网络安全防护机制难以杜绝攻击事件,因此,只有具备较强的网络安全意识才能帮助个人抵御常规和新奇的信息泄露攻击。作为网络用户,我们理应明白互联网服务是不安全的,网络上关于个人的隐私数据越多,越容易出现泄露事件,因此,网络用户应当尽可能减少将个人真实信息发布到网络平台上,包括社交网站、邮箱服务、云盘等。用户存放在个人计算机上的数据也应当注意隐私保护,甚至可以采取加密存储、U盘物理隔离存储等方法,增强对数据的保护能力。
提高账户信息的保护能力:对个人用户来讲,个人信息的泄露,尤其是账户信息的泄露是隐私保护的最大风险,因此,作为网民应当采取一定的防护策略以提升账户信息的安全性。
了解常见的信息窃取手段,掌握相应的防御方法:未知攻,焉知防?当前网络攻击活动猖獗,知悉常见的网络安全攻击手法有助于提高网络安全意识,提升隐私保护能力,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护方案。黑客一般首先搜集目标用户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家庭信息、工作信息、学校信息、手机号码、社交通信号码、常用邮箱等,然后猜测账户和密码并尝试登录常用的网站,一旦登录成功,即可获取用户的个人隐私信息。从防护角度讲,用户应避免在网络上发布过多的私人信息,同时,应该设置较为复杂且关联度较低的密码。